红军大学(兴国网)

‌没有中华道德文明,世界将会怎么样

时间:2025-04-06 22:10点击:6

  ‌没有中华道德文明,世界将会怎么样

  作者:朱云川

  相关文章:

  光明在东方,上帝在中国

  为什么昆仑山位居世界中央

  

  《假如没有中华道德文明,世界将会怎么样》

  

  尊敬的各位听众:

  大家好!

  今天,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一个意义深远的话题:假如没有中华道德文明,世界将会怎样?

  我们所说的中华道德文明,是以老子《道德经》为哲学依据的“道德仁义礼”体系,这一体系以黄帝道圣真理、炎帝德贤实干结盟为代表,共同反对蚩尤所秉持的“仁义礼智信”那种无道缺德、任性妄作的伪文明体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炎黄文明,黄老之术。

  中华道德文明有着独特的内涵,即中华道德七常观。在这个七常观里,“道德仁义礼(智信)”各有其深刻的含义。

  “道”代表着真理,是一种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如同天空中的北极星,为人们指引着方向;

  “德”体现为实干,是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地践行正确之事,是将真理融入到实际行动中的力量。

  “仁”是人心的体现,是人类内心深处的善良、悲悯与同情,是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情感连接;

  “义”为规矩,是社会运行、人际交往中需要遵循的准则,它像一把尺子,衡量着人们的行为是否得当。

  “礼”在这里被视为一种暴力的防范机制,通过礼仪规范来避免冲突和混乱,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里,“智信”被看作是小慧私德,属于伪道德。这并非否定智慧和诚信的价值,而是在中华道德文明的独特视角下,当“智”局限于小聪明,“信”关乎小德行时,它们容易被片面利用,偏离了道德的大道。

  与之相对的,“道德”则属于大智大信,是真道德。这种真道德涵盖了对宇宙真理的把握和通过实干展现出的伟大德行,是一种更高层次、更具包容性的道德境界。

  从个人层面来看,如果没有这种中华道德文明的指引,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将会陷入迷茫。

  以“道”与“德”为例,缺乏对真理的追求和实干精神,人们就容易在生活的浪潮中随波逐流。没有了“仁”的滋养,人的内心会变得冷漠,失去对他人的关爱与同情。

  没有“义”的约束,人们的行为将毫无准则,社会秩序也会变得混乱不堪。而如果将“礼”所蕴含的防范暴力、维护和谐的意义忽视,冲突和矛盾将会肆意滋生。

  反之,传统观念不重“道德”,只讲“仁义礼智信”,把伦理错认作道德,比如有权就是真理,任性瞎折腾代替正确实践,人们就会陷入狭隘的自我利益考量,只注重个人小智慧和小范围的诚信,而忽略了对整个社会和宇宙真理的尊重。

  在社会关系方面,中华道德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如果没有这种文明体系,社会关系将变得脆弱而不稳定。

  没有了“道德仁义礼”的规范和引导,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能会被纯粹的利益所驱使。社会将缺乏凝聚力,互助、友爱等美好的品质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冷漠、欺诈和争斗。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中华道德文明所蕴含的智慧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如果没有这种以黄帝道圣真理、炎帝德贤实干结盟为核心的道德文明的影响,世界各国可能会陷入一种无序的竞争状态。

  各国可能会忽视对真理的共同探索和基于实干的合作,而仅仅追求自身狭隘的利益。

  比如,伪道德的“智信”观念,如果主导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将会充满算计和短视行为,大国可能会凭借小智慧和私德层面的“信”去欺凌小国,而不是遵循真正的道德准则,尊重各国的主权和平等发展权利。这将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战争和冲突随时可能爆发。

  在对待自然方面,中华道德文明的缺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道”所蕴含的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德”所体现的实干保护精神一旦缺失,人类可能会肆意破坏自然。

  我们可能会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无视自然的承受能力,因为没有了道德的约束,人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

  最终,我们将面临诸如气候变化、物种灭绝等严重的生态危机,而这些危机反过来会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

  在文化传承方面,中华道德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和记忆。

  如果没有这种道德文明的传承力量,那些蕴含着“道德仁义礼”深刻内涵的文化瑰宝,如古老的艺术形式、传统的哲学思想等,都可能逐渐失传。

  这将是整个人类文化的巨大损失,因为这些文化元素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蕴含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能够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

  中华道德文明,这个以炎黄文明、黄老之术为核心的独特体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世界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和发展思路,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

  我们必须珍视这一宝贵的文明成果,传承和弘扬它,让它在世界文明的舞台上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谢谢大家!


共同主义ABC赞赏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