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大学(兴国网)

‌扬道德弃儒法: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路径

时间:2025-04-08 07:46点击:8

  ‌扬道德弃儒法: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路径

  今日推荐:

  朱云川:文化危机对社会制度变革的推动作用

  扬道必弃儒——西游记中的三个批儒故事

  《西游记》中君子儒、腐儒和小人儒的形象剖析

  

  作者:朱云川

  在新时代,真正使尊道贵德、求真务实、守正创新、反腐倡廉(道墨不想腐)和“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落到实处,成为现实。

  “扬道弃儒才能救中国”这种说法,是新时代深化改革落实“道圣者尊,墨能者上,儒庸者下,法劣者汰”的必由之路,并不是一种激进的观点。

  

  一、儒法文化的历史负面形象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儒法伦理文化存在诸多令人堪忧的现象。当儒法伦理文化越位而居时,便滋生出一系列不良关联。

  那些追名逐利之人,被儒法文化中的某些因素影响,成为了与仁义冒充道德、劣币驱逐良币等不良现象相关的群体。

  他们庸劣不堪,在社会中曲学阿世,党同伐异,尸位素餐,尽显精致利己主义,甚至成为两面人,严重者沦为亡国奴或败家子。

  这些人虽有可用之处,但因深受儒法文化的不良影响,绝不能被重用。

  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家文化盛行的官场中,许多官员为了追求名声,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名利。他们热衷于假学问,对于真理科学并不较真,导致真正有才华的人难以施展抱负。

  在法家文化下,一些官员品性恶劣,为了霸王之利,贪污腐败,表里不一,严重破坏社会的公平正义,对国家安全造成极大危害。

  

  二、儒法文化的有限积极影响

  

  我们必须承认儒法文化并非毫无价值。其倡导的仁义观念、经世致用和社会秩序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在商业领域,儒法文化中的一些理念可以被视为生意经,有助于商业活动的开展。在和谐社区的构建方面,“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促进社区内部的和睦相处。在文艺宣传方面,由于文艺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儒法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也能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三、儒法文化在关键领域的危害及应对

  

  在文教界、科技界和政军界这三个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领域,儒法伦理文化却成为了两大祸害。

  在文教界,儒法平庸好名利、崇尚虚伪和假学问等特点,极大地阻碍了人才的发展。在科技界,追求真理科学是核心要求,而儒法违背真理科学的做法显然与之相悖。在政军界,儒法品性恶劣,多贪腐、不忠诚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公平正义,威胁到国家安全。

  在新时代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在文教界和政军界对儒法二显学进行贬退。扶持道圣(真才)墨贤(实干)上升为主流文化,让道德引领仁义,才能实现天下太平。

  例如,在教育领域,我们需要道圣文化中的真才实学精神和墨贤文化中的实干精神,摒弃儒家的虚伪和法家的不良品性,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四、理性对待不同文化构建现代社会

  

  “扬道弃儒才能救中国”这一说法,并非激进之举,而是新时代深化改革落实“道圣者尊,墨能者上,儒庸者下,法劣者汰”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道圣真、墨贤德、儒庸仁、法劣义的不同文化特色。

  取其精华,如道圣墨贤文化中的尊道贵德、求真务实等优秀品质;去其糟粕,像儒家的虚伪、法家的贪腐等不良特性。

  

  总结:

  

  儒法文化有着复杂的历史形象,虽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在关键领域危害明显。在新时代,扬道弃儒在特定领域是必要的。

  我们应该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道圣真、墨贤德、儒庸仁、法劣义的不同文化特色,扬长避短,扶正祛邪,共同为构建一个健康、公平、充满活力的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服务。


共同主义ABC赞赏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