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8 20:33点击:19
走向共产主义:基于正确选择的必然进程
作者:朱云川
实现共产主义并不漫长,而是两种不同层次,取决于领导集团的不同选择。社会主义的主体是精英(小资产阶级),以技术化片面化精英化为人才模式,脱离群众,主张改良主义,人才只专不红。共产主义的主体是人民(无产阶级),以道德化全面化大众化为人才模式,共建共享,主张自我革命,人才又红又专。
《走向共产主义:基于正确选择的必然进程》
亲爱的同胞们:
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深入探讨一个关系到我们未来走向的重大话题——共产主义的实现以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关系。
长久以来,我们可能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遥不可及、漫长的过程。但实际上,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并非简单的先后顺序关系,而是两种不同层次的社会形态,这一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集团的不同选择。
一
让我们先来看看社会主义目前存在的一些情况。
在当下的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现象,那就是社会主义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精英(小资产阶级)主导的特征。这种主导性体现在人才模式上,表现为技术化、片面化和精英化。
在这种人才模式下,我们看到教育和人才培养往往侧重于技术层面的深度挖掘。
例如,在很多高校和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里,过度关注专业技能的训练,就像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能被要求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钻研代码编写、软件调试等技术细节,而对于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政治思想的培养却被忽视。
这就导致了人才的“只专不红”现象,他们虽然在专业技术领域可能有着精湛的技艺,但却与广大群众渐行渐远,缺乏对人民大众的深切理解和关怀。
这种精英主导的社会主义还带有改良主义的倾向。
改良主义往往试图在现有的社会框架内进行局部的调整和改进,而不是从根本上变革社会结构。这使得社会的发展难以彻底解决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如贫富差距、社会阶层固化等问题。
因为改良主义的本质是在不触动精英阶层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这就导致了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脱离群众的问题愈发严重。
二
然而,共产主义则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和模式。共产主义的主体是人民(无产阶级),这一主体定位决定了其人才模式是道德化、全面化和大众化的。
在共产主义的人才模式中,道德化是核心。这里的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无产阶级所秉持的集体主义道德观,它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高度统一,倡导无私奉献、互助互爱。
就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同志,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化人才的典范。
全面化是共产主义人才模式的又一重要特征。
共产主义认为,人才不应只是某一领域的专才,而应是全面发展的个体。这意味着,一个人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敏锐的政治觉悟以及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等。
例如,在共产主义的社会里,一位工人不仅能熟练操作机器,还能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对社会治理提出合理的建议,并且能够与不同的人群和谐相处,共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大众化则体现了共产主义人才模式的人民性。
共产主义坚信,每一个普通民众都有成为优秀人才的潜力。与社会主义的精英化人才模式不同,共产主义致力于让每一个人都能接受全面的教育,都有机会参与到社会的建设中来。
在共产主义社会,没有高高在上的精英阶层,所有人都是社会的主人,大家共同建设社会,共同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这种共建共享的模式,体现了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
同时,共产主义主张自我革命。这意味着,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要不断审视自己,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在人才培养方面,自我革命要求人才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克服自身的不足。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自我革命能够促使社会制度不断完善,以更好地适应人民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同胞们,我们的领导集团面临着重大的选择。
是继续沿着精英(小资产阶级)主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维持技术化、片面化、精英化的人才模式,让社会发展陷入改良主义烂泥沼泽?
还是选择走向以人民(无产阶级)为主体的共产主义道路,构建道德化、全面化、大众化的人才模式,通过自我革命实现共建共享社会?
这一选择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更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我们必须认识到,共产主义并非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只要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积极推动社会向共产主义的方向发展,我们就能更快地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让我们坚定信念,为了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