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08 06:42点击:52
论共产主义的四大节制,不是消灭
作者:朱云川
朱云川老师指出,共产主义对资本、暴力、言论、权力都是节制,不是消灭。这四种东西,可正可邪,不可放纵,也不用消灭。
比如资本和资本家,人工智能时代,他们完全可以不雇佣工人,也可以从事生产。共产主义执行人民共同制,人民有五大保障,人民可以不用购买黑心资本家的商品,从而导致资本破产或驯服!
权力也差不多,人民道德文化自组织,对于坏干部坏政策,人民可以抵制,不用听指挥,坏干部也就有权不管用了!
《论共产主义的四大节制》
尊敬的各位听众:
大家好!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一同探讨一个意义深远的话题——共产主义的四大节制。
朱云川老师指出,共产主义对资本、暴力、言论、权力有着独特的态度,那就是节制,而非消灭。这一观点犹如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了理解共产主义内涵的新路径。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资本。在传统观念里,资本常常被视为洪水猛兽,与剥削、不平等紧密相连。然而,共产主义对资本的态度并非简单的消灭。在当今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看到了资本新的可能性。资本家完全可以不雇佣工人而从事生产。但共产主义倡导人民共同制,在这种制度下,人民享有五大保障。这意味着人民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他们可以不再依赖那些不良资本家的商品。当人民的选择发生改变时,资本就面临着两种结局:要么破产,要么被驯服。这就像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节制着资本的肆意妄为。资本本身是一种工具,它可正可邪。如果运用得当,它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反之,如果放纵资本的逐利性,就会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共产主义的节制,就是要引导资本走向造福人民的正途。
接着,我们来看看暴力。暴力,这个词一听就充满了破坏与伤害。但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也要认识到,暴力并非完全没有正面意义。在革命时期,暴力可能是推翻压迫统治的手段,但在和平建设的共产主义社会,暴力必须被节制。共产主义追求的是和平、和谐的社会环境,倡导通过协商、合作等非暴力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将暴力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让它成为破坏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因素。
再来说说言论。言论自由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言论可以毫无节制。共产主义下的言论节制,并不是要限制人民表达的权利,而是要防止有害言论的传播。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各种观点相互碰撞,如果任由虚假、煽动性的言论泛滥,就会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和谐。我们应该倡导积极健康、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言论,让言论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增进人民团结的力量。就像花园里的花朵,每一朵都有盛开的权利,但不能让杂草丛生,破坏花园的美丽。
最后,我们来探讨权力。权力,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权力同样可正可邪。朱云川老师提到,人民道德文化自组织,这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制衡。当面对坏干部和坏政策时,人民可以抵制,不用盲目听从指挥。这种抵制会让那些滥用权力的坏干部意识到,他们的权力是有限的,如果违背人民的意愿,他们的权力将变得毫无意义。这样,权力就被节制在为人民服务的轨道上,而不是成为压迫人民的工具。
总结一下,共产主义的四大节制——对资本、暴力、言论、权力的节制,体现了共产主义的智慧和包容。它既看到了这些因素的两面性,又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导它们发挥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影响。这四大节制是构建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基石,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为实现人类的幸福、自由和平等的伟大目标保驾护航。我们应该深入理解这四大节制的内涵,积极探索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践行这些理念,为共产主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