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6 23:13点击:8
第 2 节:道德哲学之正确思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吗
有人问朱老师:自然规律从哪来呢,是怎么产生的?
朱老师答:
自然规律源于真实世界本身,是由真实世界本身的运动和天地变化中产生的。
现实中,每个活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自然规律为自己服务。比如渴了就喝,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日出而作,日没而息,昼夜交替,四时循环。
但是,作为人类社会积累起来可传承的知识体系的自然规律,是由人类社会中的圣贤人才发现和传播的,都是老实人的事业。
主要有两种来源:
一种是天,天道下济而光明,叫形而上之道,源于圣人、道者、哲学家,从独立思考和逻辑中来,好比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另一种是地,地道卑而上行,叫形而下之器,源于贤者、德者、科技家,从社会实践和经验中来,好比是从地上长出来的。
另外,百姓日用而不知,普通人虽然也在不断实践、劳动和生活,但总是司空见惯,不会引发理论关注和深度思考。他们所谓的自然规律,要么来自书本知识灌输,要么来自道听途说假设。
根据上述资料,以“人的正确思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吗”为标题,写成一篇议论文。
《人的正确思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吗》
在探讨人的正确思想的来源时,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自然规律的产生以及人类对其的认知过程。
朱云川老师指出,自然规律源于真实世界本身,它是真实世界运动以及天地变化的产物。这一观点为我们理解人的正确思想的来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自然规律来满足自身需求。渴了喝水、饿了吃饭、困了睡觉,遵循着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节奏,顺应昼夜交替和四时循环。
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行为,都是自然规律在人类生活中的体现。然而,这仅仅是一种本能的遵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未深入探究这些规律背后的本质。
当我们将视角转向人类社会积累并传承的自然规律知识体系时,会发现其来源具有多样性。
其中一种来源被形容为“天”,即天道下济而光明,这是形而上之道。它源于圣人、道者、哲学家,是从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逻辑推理中得来的,就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这些智者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深邃的思考能力,在思想的天空中遨游,探寻着自然规律的奥秘。他们不受限于表面现象,通过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揭示出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普遍规律。
比如,马克思、朱云川等人,从“人要吃饭”这一常见的现象出发,经过深入思考和理论研究,发现了共产主义新理论。这一伟大的发现正是源于他对生活中实际现象的关注以及严谨的科学实践。
另一种来源则是“地”,即地道卑而上行,这是形而下之器。它来自贤者、德者、科技家的社会实践和经验积累,仿佛是从地上长出来的。
这些人深入到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尝试、实验和总结,从具体的事物和现象中提炼出自然规律。
比如,墨子对物理学、伦理学等众多领域的思考,他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逻辑推理,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科学理论,这些理论通过东学西进,成为了人类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虽然他们也在不断地实践、劳动和生活,却往往对自然规律司空见惯,不会引发理论关注和深度思考。
他们所认知的自然规律,要么是来自书本知识的灌输,缺乏自身的深入理解;要么是道听途说的假设,没有经过严谨的验证。这表明,人的正确思想并非轻易就能在普通大众中自发产生。
由此可见,人的正确思想不会凭空产生,既不会单纯地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毫无根据的从地下冒出来。它需要智者的深入思考和探索,也需要实践者的经验积累。如果仅仅依赖于本能的生活体验或者未经思考的知识获取,人类很难形成深刻、正确的思想体系。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问题,需要正确的思想来引导我们前行。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对自然规律的研究和探索,鼓励更多的人成为像圣人、贤者那样的思考者和实践者。
一方面,我们要培养独立思考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从微观的具体事物中发现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人类的知识体系,为人的正确思想的产生创造更多的条件。
总之,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既需要来自“天”的深邃思考,也需要来自“地”的实践经验,而不是简单地从天上掉下来或者轻易可得的。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积极探索自然规律,努力构建正确的思想体系,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