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4 21:51点击:63
建立公平公正的学术民主制
作者:朱云川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朱云川老师指出,要开展健康活泼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必须避免意气用事、鸡同鸭讲的无效争论,必须遵循一定的学术争鸣规则,包括三前提、三要素、三结果,建立学术民主制。
一个健康有效、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全过程,根据三前提,判定其立论依据;求证三要素,判定其实际贡献;得到三结果,判定其分类定级。
就是说,以事实、逻辑、现实依据为立论前提,求证其人品(立场)、成果(上中下)、境界(思维方式)的实际贡献,评判其哲学、科学、任性的结果分类定级。
学术评议采用编号定位法(官民公开)、专家同行评议(3人小组)与社会公开监督(10人旁听代表)相结合原则,全面严格遵循这一个学术会议制度,叫学术民主制。
在学术会议进入正式议题后,学术民主制的执行程序如下:
第一项:全体起立,向学术道德规范或《道德经》宣誓,主持人领誓。誓词为:“我志愿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服从真理,服务人民,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尊道贵德,诚实为本,拒绝弄虚作假。如有违背,甘愿承担一切后果,退出学术界!宣誓人:XXX”
第二项:主持人公布到会的专家3人小组名单,简要介绍专家姓名、职业、主要代表作或社会成就,专家上台亮相,向与会者敬礼、抱拳或鞠躬,大家鼓掌相互致意。
第三项:与会者自主推荐旁听代表5名,主持人(立场中立)在现场提问中随机产生旁听代表5名,共同履行社会公开监督职能,主要对主持人和专家评审过程与评审结论进行公开监督。
第四项:向专家、旁听代表和其他听众,发放《学术评议编号定位法专用表》数量不少于20份,不多于30份为宜,鼓励其他与会者积极有效监督。
第五项:当专家学术评议结束时,要现场公开专家意见表,接受旁听代表和与会者质询和监督。旁听代表对主持人和专家结论的公正性有异议时,且人数达到6名及以上,可以要求修改专家结论,或更换主持人和专家人选。
第六项:只有专家、旁听代表、与会者三方都无争议,相对满意,主持人才能做出和宣布最终结论。最后大家起立,鼓掌通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学术公开与公正,敢于触及那些被传统观念束缚的问题,无论是书本上说过的,文件上肯定的,权威人士讲了的,被经验证明的,还是大多数人公认的。只要是不符合事实、逻辑、现实发展需求的,都要敢于质疑和探索。
让我们共同努力,打破当前学术的沉疴,倡导真正的学术创新,让学术回归其本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强大动力。
总结一下,当今的学术现状不容乐观,权力崇拜、名利至上、假大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术的健康发展。我们要响应领导的倡导和老同志的要求,勇于改变现状,营造积极的学术氛围,实现真正的理论和知识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