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大学(兴国网)

朱云川:‌新马克思主义的三大超越

时间:2025-09-12 06:57点击:17

‌新马克思主义的三大超越

作者:朱云川

新马克思主义的三大超越,包括:一是回归经典原著的共产主义,超越传统教科书的社会主义;二是回归自然人(活人)本体,超越传统观念的唯物主义;三是回归中华文明的太平盛世,超越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新马克思主义:引领时代的三大超越


尊敬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极具时代意义的话题——新马克思主义的三大超越。这三大超越,犹如三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全新大门,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指明了新的方向。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新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超越:回归经典原著的共产主义,超越传统教科书的社会主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原著中,共产主义是一个充满着自由、平等、公正的现实社会愿景。它强调人类的全面解放,消除阶级差别,实现生产资料的共同制,让每个人都能在自由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能力。然而,在传统教科书的解读中,社会主义往往被简单地定义为一种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忽略了共产主义的核心精神——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新马克思主义者深入研究经典原著,重新发掘共产主义的本质内涵。他们认为,共产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制度,更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和人类精神追求。回归经典原著的共产主义,意味着我们要更加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让共产主义真正成为人民的事业。在当今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我们需要回归共产主义的初心,用经典原著的智慧来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二个超越:回归自然人(活人)本体,超越传统观念的唯物主义。传统观念的唯物主义往往强调物质的第一性,将人看作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精神世界的重要性。新马克思主义则回归到自然人(活人)本体,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具有主观意识和情感的存在。


人不仅仅是物质的载体,更是精神的主体。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和信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社会的发展。回归自然人本体,要求我们在研究社会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时,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例如,在经济发展中,我们不能仅仅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还要关注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在社会治理中,我们要尊重人的权利和自由,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社会的建设中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人性化、更加和谐的社会。


最后,我们来探讨新马克思主义的第三个超越:回归中华文明的太平盛世,超越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者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社会,但由于缺乏现实的基础和可行的途径,往往陷入了乌托邦的幻想。而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智慧,其中蕴含着关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为我们构建美好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太平盛世是中华文明的理想社会状态,它强调社会的安定、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是可以实现的人间正道。新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道德文明相结合,从中华道德文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回归中华文明的太平盛世,意味着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解决当代社会的问题。


新马克思主义的三大超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结合时代特征和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它让我们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意义,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未来的征程中,我们要以新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共同主义ABC赞赏码.jpg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