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02 18:01点击:65
原创 三线定乾坤 股与道十三篇 2023年01月04日
中医和西医的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医是看人,西医是看病,中医是看有病的人,西医是看人的病。中医让稀里糊涂地活,西医让人明白地死。
中医不光是中国的国粹,而且是人类医学王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在这个终级目标下,中医是用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来自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来具体解释生命的秘密。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疾病的抗争史,五千年的文化诞生了中医,每次瘟疫与各种疾病抗争都离不开中医的保驾护航。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把人体五脏器官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认为四时气候、地土方宜、周围环境等因素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强调心身合一,又重视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在养生,治未病、欲病,调理己病具有其他医学不可替代性。
中医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它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全面吸收了儒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精髓并予以融会贯通,集中阐述了人类社会天地人和谐中正平和的思想,形成了医道,而医道之集大成者正是《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托名黄帝与岐伯的对话,直接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心灵的和谐。它不仅关注果,而且更关注因,认为病因在心,病症在身。而且全方位关注天地人的和谐之道。所以,自古以来它就是人们关爱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东方智慧。
五行学说让很多国内外人觉得中医很“玄”。五行沉淀着中华民族卓越的智慧,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五行学说,认识到人的生命活动不是内在器官的孤立活动,它们之间具有循环相生相克关系,而且与自然界四时节气的变化也同样存在关系。
医道是以五行为推论工具,用相生相克的规律,将宇宙万物统统纳入五行行列,并以五行之间的相互生化和制约,来阐述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医如果只有阴阳五行是很狭隘,没有中华文化做后盾,这在当今是很难被以科学思想为主导的社会大众所认可的。如果中医只强调“来源于广大劳动人民的长期实践”笼统的经验主义,不能从哲学上溯本求源,缺少科学性,就不能深刻的发掘中医的潜在力量,就不能够让中医的光彩更加灿烂,从而普照人间。
中医是中华文化复兴之利器,许嘉璐先生说过:“中医之名立,迄今不逾百年,所以冠以“中”字者,以别于“洋”与“西”也。慎思之,明辨之,斯名之出,无奈耳,或亦时人不甘泯没而特标其犹在之举也。”“医兴则国兴,国强则医强。百年运衰,岂但国土肢解,五千年文明亦不得全。非遭泯灭,即蒙冤扭曲。” 中医要保护好自己的中医文化之根,不能丢失这宝贵的复兴利器。
作为世界上几乎唯一一个古老医学的代表,中医在逆境中竟然还有发展,具有顽强生命力。 中医形成了以万物本源为认识宗旨的开端,把对天地的认识,天地对生命的构成和影响,站在哲学的高度分析中医的科学性,建立让世人认可的中医科学观和中医科学体系,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中医文化上。从中医五千年的生命力来看,中医不是某个时代的产物,而是历史长河沉淀下来的宝藏,我们也有充足的理由坚信中医复兴的时代即将来临。
《内经·灵枢》说过:“法于古往,验与来今。”这句话不仅是叙述《黄帝内经》的来历,也应该是我们当代中医人必须遵循的治学之法。在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之际,在21世纪世界新格局形成的重要转折当口,抢占文化制高点,是中医复兴的机会,更是中华文化的复兴,我辈中焉能不奋力乎?
分享让知识更有价值